新聞中心
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成立于1995年9月22日,是當時全國第一家省級古建筑施工企業,也是國家建設部批準的全國第一家園林古建筑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的施工企業。
山西古建開展“走進革命圣地,傳承延安精神”主題活動
為深入學習新時代新思想,認真落實“要讓紅色基因注入血脈,代代相傳”指示精神,著力引導廣大人員加強紅色傳承教育和修養鍛煉,不斷提升綜合能力素質和理想信念,山西古建管理團隊開啟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培訓活動。
此次以“走進革命圣地,傳承延安精神”為主題的教育培訓活動,在活動中回顧歷史,學習革命先烈的艱苦奮斗精神,在參觀學習中得到既有挑戰又有新穎的收獲。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6月6日上午,山西古建管理層人員登上延安寶塔山,尋訪革命足跡。寶塔山,在中國的地圖上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點,但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它是那段火紅歲月的歷史見證者。寶塔山指引著中國共產黨奪取革命勝利,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群眾建設延安、發展延安。
參觀“為人民服務”講話臺
延安的象征——寶塔山
6月6日上午通過參觀學習中國愛國紅色教育一號基地——延安的革命紀念館,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了中國革命走向偉大勝利的歷史進程。
來到了延安楊家嶺革命舊址,在老一輩革命家曾經奮斗過的地方,唱紅歌,聆聽紅色故事,感受紅色文化。
棗園為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還原了延安時期那段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院內一棵棵棗樹蒼翠挺拔,它象征著革命的精神,在向世人講述著一代偉人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叱咤風云,指點江山,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
就是這延河之濱清涼山下的小小院落,聚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方寸之地扭轉了華夏乾坤。
6月7日,一行人員參觀南泥灣大生產展館,看著講解員解讀一張張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團隊成員仿佛穿越時光,回到過去那個拿著鋤頭、喊著號子、墾荒種地的火紅歲月。
了解了南泥灣的歷史后,更加理解了那句老話——“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
南泥灣大生產展館內
大生產體驗
通過一系列紅色拓展活動,體驗徒步行軍、自治傷員、手榴彈投擲、開荒比賽等,深感今日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學習中將弘揚革命先輩為實現崇高理想勇于獻身的革命精神和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
此次參觀學習活動使集團管理人員進一步加深了對初心和使命深刻內涵的理解。大家紛紛表示,要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從延安精神中汲取養分,將為人民服務精神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腳踏實地,盡職盡責,為山西古建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