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山西省古建筑集團成立于1995年9月22日,是當時全國第一家省級古建筑施工企業,也是國家建設部批準的全國第一家園林古建筑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的施工企業。
太原明縣城文博事業產業聚合暨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設立可行性討論座談會在今日召開
3月21日上午,太原明縣城文博事業產業聚合暨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設立可行性討論座談會在山西省古建筑集團辦公大樓順利召開。
參會單位有山西省文物局會、山西省古建筑保護研究所、山西省古建筑質量監督站、山西省古建筑集團、太原市龍城發展投資集團、山西大眾傳媒學院,就以明太原縣城為核心,進行文博事業產業聚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和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設立的開展可行性進行討論。
山西省文物局局長趙曙光提到,明太原縣城文博產業聚集發展與山西文物保護高級技術學校的設立,符合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到文化自信和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的客觀需求。
會議就明太原古縣城多產業如何設置、多產業如何融合等方向展開討論,并對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設立可行性和建議展開討論。
太原龍城文旅發展公司董事長高偉偉就明太原縣城的基本概況和工程進度進行簡要闡述,并對明太原古縣城將來發展提出了“三晉文化集散地、文化保護交流中心、太原城市會客廳”的三大定位體系,并明確強調了文化元素對太原古縣城將來發展的重要性。
太原市龍城發展投資集團副經理譚晉生會上提出,2020年后半年,明太原古縣城即將竣工。明太原縣城在將來的發展要承擔一定社會責任,要集中力量打造太原市民城市休閑娛樂中心。同時也要注重對明太原古縣城文化的深度挖掘,通過文化引領,古縣城為平臺,打造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古城文化景區。
山西古建筑集團董事長王國華先生,就古城旅游發展等問題,提出要拋棄陳舊的吃、娛、購旅游發展模式,要注重多產業植入和融合發展的思路,并高瞻遠矚的提出了“古城、高校、景區”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思路。并就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與太原古縣城融合發展提出了初步的構想。在古縣城可持續發展方面,王國華董事長闡述了產業體系與古城發展的重要關系。
山西大眾傳媒學院校長侯俊福在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的設立上,提出了校企合作的發展模式,圍繞“傳承、交流”兩大核心,通過非遺文化傳承、文化博物館、職業教育等作為高校發展的核心思路。在太原古縣城文博產業的發展方面,侯校長提出建立文博城、文博綜合體的發展思路,主張將太原古縣城打造成一個集旅游、研學、體驗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
山西省古建所所長任毅敏從保存古城活性方面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思路,要注重古城生活氣息的營造,并且提出了如何留住居民,引進人才的措施。在古城旅游發展方面,要打破單一觀光式旅游方式,通過鑲嵌古城旅游體驗性和沉浸性旅游項目,從而改善古城旅游的體驗感,提升太原古縣城的吸引力。
山西省古建筑質量監督站站長路易提出要注重古城內在產業循環機制,將成熟可行的產業體系直接植入到太原古縣城當中,從成熟的產業體系中衍生出旅游業態。
山西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白雪冰,從古城營建方面對古城功能格局提出建議,要在古城的建造過程中,注重古城生活功能的營造,使得古城的發展更加宜居宜游宜樂。同時白處長也提出,在引進產業體系的同時,也要注重古城產業環境的營造,為古城相關產業引進發展提供基礎。
政策法規處處長樊亞萍,總結了近些年國家文物局對于成立文物修復高校的行動舉措,以及此次建立山西文物保護高級職業技術學校的工作意義。
山西省古建筑質量監督站副站長田芳,就文物學校在注重弘揚工匠精神和行業精神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文物局局長趙曙光最后提到明太原古縣城的發展,要立足太原市的整體發展格局,銜接太原城市圈的文化建設。在現有的合作體系下,通過與各級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太原古縣城多產業融合發展,共同創造太原古縣城繁榮的未來。